96403 中国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卫八项目) April 16, 2012   投资于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 提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世界银行和其它发展机构支持下,中国通过卫八项目(1998-2007年实 施)着手改善基本卫生服务,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以造福于农村贫困地区的4700万人口。随着 产前保健服务的改善和住院分娩率的提高,项目区的母婴死亡率下降了近50% ,农村贫困人口对卫 生服务的使用率大幅提高。 挑战 多媒体 尽管中国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显著提高了国民的 健康状况,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贫困地区和 更繁荣的城镇地区在健康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农村贫困地区的婴儿死亡率是城镇地区的三倍以 上,孕产妇死亡率也两倍于城镇地区。 农村卫生服务领域不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 是由于政府对公共卫生项目投入减少、农村合作医 疗解体、由上至下的卫生服务规划模式以及各级卫 生服务体系之间缺乏协调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 导致基建投资低效和失衡、卫生支出浪费、特困群   体由于负担不起而无法接受卫生服务。 农村特困居民面对的是一个不能保证服务提供也没有任何经济 更多成果 保护的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资质较低且监督不到位,医疗设施 的条件也很差。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模式鼓励了“ 大处方” 和不必 要的过度服务,农村家庭会因医疗相关的债务而致贫。集中式 且偏重服务供方的服务规划方式意味着卫生系统无法对当地的 卫生服务需要和服务重点做出及时的回应。 1,107 新建或改造了1107 家乡镇卫生院 方法 认识到采取行动的必要性后,中国政府于1997年初确立了卫生 124% 领域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以此为指导,卫八项目开始通过一系 列措施帮助中国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系统,包括改革卫生资源管 理体制、对农村卫生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卫生服务和卫生 1998 年至2006 年,项目区住院分娩 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增加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服务的风险分担以 率增幅达124% 及增强服务的可承受性。 本项目由两部分组成,即基本卫生服务主体项目(第一部分项 更多信息 目)和秦巴卫生项目(第二部分项目)。其中,前者覆盖七省 的71 个县,重点内容为完善规划、管理和卫生基础设施、提高 项目文件 卫生服务质量和效果及增强服务的可承受性;后者覆盖三省 中国网站 的26 个县,重点为妇幼保健和其它主要干预措施(如结核病控 国家概览 制和免疫接种)以及医疗救助制度, 根据该制度对医疗机构向 特困提供服务产生的费用予以报销,降低特困家庭的医疗服务 国别伙伴战略 支出)。 数据与统计 中国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卫八项 成果 目) 本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包括: 英国国际发展部简介: 改善孕产妇 健康状况——中国基本卫生服务 项目的经验教训 孕产妇、婴儿和六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达到或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8年至2005年,第一部分项目下 各县市的孕产妇死亡率降幅超过40% ;2002年 至2005年,第二部分项目下各县市的孕产妇死亡率降幅 达7%。1997年至2006年,第一部分项目下各县市的婴 儿死亡率下降了49% ,第二部分项目下各县市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项目累计新建或改造了1107家乡镇卫生院,为其配备了更多、更好的医疗设备。超 过93.1 万名医务工作者和相关人员接受了培训。 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人数从1997年的19.4 万增加到2006年的1000多万。新 农合试点为之后在全国的推广实施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教训。 医疗救助制度确保了特困户拿到医疗费用补助。1997年至2006年,项目区约有14.3 万人拿 到了住院补助,近120万人拿到了门诊补助并接受了免费的免疫接种。之后,该制度成为了 一项国策,并在全国实施。 各项目县市均采用了年度区域卫生规划流程,也都建立了卫生信息系统,提高了卫生资源使 用效率。 1998年至2006年,项目区住院分娩率从33% 增加到74% ,增幅达124% 。具体而言,低收 入产妇住院分娩率从17% 增加到73% ,少数民族产妇住院分娩率从13% 增加到79% 。 1997年至2006年,约有1.6 万名结核病患者被治愈,约有9500名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免费手 术或费用减免。 1997年至2006年,约有9.3 万名孕产妇拿到了产前保健和住院分娩补助,53.6 万名妇女接受 了免费体检或拿到了体检费补助。 1997年至2006年,免疫接种率从77% 提高到98% ;乙肝疫苗接种率从42% 提高到67% ;采 用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 )方法的结核病控制项目覆盖率从71% (2002年)提高 到100% 。 呼声 感觉很不舒服时,我就去看病。有时是拿的药、打打针,有时会 住上3-7 天院,费用全部从医疗救助项目中出。 — 甘肃省康乐村78岁的村民白庭放(音译) 长期患有支气管炎 在乡卫生院生孩子很实惠。要是在北京,会花上几千块钱。农村 医生也得收几百块钱。我们总共向乡卫生院付了180 块钱,其中还 包括孩子的接种费。 — 孙雯(音译), 一位在北京打工的工人 在乡卫生院产下了一名健康男婴 合作伙伴 其它发展伙伴也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中: 英国国际发展部提供了2100万英镑赠款; 福特基金会提供了50 万美元援助,支持改善四个项目省的生殖健康服务、安全分娩服务和 农村社区健康促进工作; 美国中华基金会提供了235万美元援助,支持五个项目省对乡镇卫生院使用地热能的可行性 进行测试; 全球环境基金提供了75 万美元赠款,支持三个贫困县在偏远地区的医院建设被动式太阳能 采暖设施; 国际奥比斯组织提供了40 万元人民币援助,支持山西省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 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了5 万美元援助,支持甘肃省开展性别平等研究; 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提供了10 万美元援助,支持贵州省就性别问题和医疗服务均等化开展 分析; 日本社会发展基金提供了40 万美元援助,支持就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服务可及性开展试 点。 今后工作 在本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卫十一项目)于2008年启动实施。目前, 卫十一项目正在对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进行试点,并就可纳入国家卫生政策改革的可行模式提出 建议。该项目侧重以下三方面改革内容: 就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开展试点,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筹资机制; 着力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机构的绩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服务成本控 制; 改善现有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实行新机制,加强对核心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