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008 v4 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调整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摘 要 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年 11 月 成都 一、工程概况 (一)原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工程起于贵阳北站,途经贵州省贵阳市、 黔南州、黔东南州,广西自治区柳州市、桂林市、贺州市,广东省佛 山、肇庆、广州市,止于新广州站,正线长度 857.300 公里。工程等 级为Ⅰ级铁路,双线,设计行车速度 200 公里/小时,电力牵引。原工 程新建桥梁 171411 延长米/317 座,隧道 476660 延长米/240 座,车站 35 个,工程共计占地 4472.46 公顷,其中,永久占地 2484.72 公顷、 临时占地 1987.74 公顷,弃碴 9556.25 万方,取土 341.18 万方,工程 投资估算总额为 799.711 亿元。 工程计划 2008 年开工,2013 年竣工,建设期约 6 年。 2008 年 7 月环境保护部以《关于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环境影响 (环审[2008]258 号)对工程进行了批复。2008 年 9 月 报告书的批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委基础[2008]2526 号文对可行性研究报 告进行了批复,2008 年 12 月底正式开工建设。 2009 年 12 月对贵广铁路功能定位和主要技术标准进行了变更。 (二)工程变更情况 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工程主要变更内容为 : Ⅰ级铁路改为客运 2 专线,设计行车速度由 200 公里/小时提升至 250 公里/小时,取消原 设计的货运设施,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和水平,全线轨道结构由有砟轨 道变更为无砟轨道。主要变更情况详见表 1、2、3。 表1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对照表 项目 原环评 调整可研后 增减情况 CK0+000~CK823+513,正线 DK0+000~DK829+433.79,正线 里程范围 正线增加 3.87 公里 长度 857.300 公里 长度 861.17 公里 速度 200 公里/小时 250 公里/小时 / 铁路等级 Ⅰ级铁路 客运专线 / 最小曲线半 3500 米 4500 米 / 径 近期 82~86 对/日 近期 79~106 对/日 近期增加 -3~21 对/日 列车对数 远期 112~116 对/日 远期 119~152 对/日 远期增加 6~36 对/日 正线增加 3.87 公里 正线 857.3 公里 正线 861.17 公里 配套工程减少 50.982 公里 线路 相关配套工程 137.278 公里 相关配套工程 86.296 公里 线路平面调整路段 399.704 公里偏 移 0~2000 米 无缝。贵阳北至老罗堡为有渣 轨道 无缝,有渣 轨道 老罗堡~贺州段变为无渣轨道 其余路段无渣。 路基 218.342 公里 130.976 公里 正线路基减少 27.3678 公里 桥涵 190.739 公里/324 座 260.381 公里/521 座 增加 69.642 公里/197 座 隧道 476.66 公里/240 座 463.068 公里/215 座。 减少 4.202 公里/减少 25 座 站场 35 个车站。 21 个车站。 减少 14 个越行站 单相工频 25 千伏交流制 单相工频 25 千伏交流制 调整可研后取消怎冷及邦土 2 座牵 电气化 采用 AT 供电方式 采用 AT 供电方式 引变电所 新建 16 座牵引变电所 新建 14 座牵引变电所 采用 GSM-R 网络通信 通信信号 与原环评一致 无变化 基站 6km 一座。 贵阳机务段、贵阳派驻机车 机务 折返段维持既有,规模和设 与原环评一致 无变化 施不变。 3 车站 21 座, 车站 35 座, 污水采用 SBR、人工湿地污水 取消 14 个车站排水系统 给排水 SBR 处理工艺、 人工湿地污水 处理系统等,处理后污水达标 减少污水排放量 75 立方米/天 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 排放。 房屋面积 181356 平米 房屋面积 158979 平米 减少房屋面积 22377 平米 房屋建筑 定员 2301 人 定员 2070 人 减少定员 231 人 全线不新增锅炉 全线不新增锅炉 投资 5339107.5 万元。 6536256.97 万元。 增加 120 亿元 环 生态 11 处 10 处 减少 1 处从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境 噪声 304 处 284 处 减少 20 处。 敏 感 振动 209 处 207 处 减少 2 处 点 电磁 202 处 201 处 增加 1 处。 表2 设计线路方案对照表 原环评 调整可研后 调整可研与原 项目 工程名称 里 程 长度 里 程 长度 环评的增减量 贵广正线贵阳至贺州 CK0+000~CK597+650 596.081 DK0+000~DK597+650 601.813 增加 5.732km 段 正线 贵广正线贺州至广州 CK567+200~CK806+300 261.219 DK567+174~DK829+364 259.357 减少 1.862km 合计 857.3 861.17 增加 3.87km 贵阳北综合维修段 动车左线 DzK0+000~DzK2+312.88 动车左线 DZK0+000~DZK3+054.94 3.670 6.286 增加 2.616km 动车所及动车走行线 动车右线 DyK0+000~DyK1+356.79 动车右线 DYK0+000~DYK3+230.88 改貌集装箱通道工程 株六线 K561+391~K595+280 33.900 / 0 取消 LZK0+000~LZK2+469.84 麻芝铺疏解线(含改建 LYK0+000~LYK3+478.52 7.975 / 0 取消 株六线及麻芝铺站) 贵阳 株六线 K559+350~K560+363.11 既有川黔线改建 K423+200~K423+677.37 4 枢纽 黔桂客车外绕线改建 既有川黔线改建 DK423+201.96~DK423+726.56 既有客西线改建 K423+200~K423+699.89 工程(包括广州端 2 5.376 左线 LZDK573+530~LZDK574+791.9 3.051 减少 2.325km 广州端左线 ZCK572+600~ZCK574+800.00 条疏解线) 右线 LYDK573+530~LYDK574+794.07 广州端右线 YCK572+500~YCK574+777.29 贵广线与黔桂客车外 CK37+524.68=D1K574+400~ 绕线共线段既有黔桂 23.935 DK37+017.86=D1K574+900~D1K597+250 22.335 减少 1.6km DK598+349.92=CK13+553.10 客车外绕线改造工程 都匀地 区相关 LZCK0+000~LZCK3+786.96 绿荫湖联络线 8.141 / 0 取消 配套工 LYCK0+000~LYCK4+354.16 程 桂林西至桂林北左线 LCK0+000~LCK5+142.37 桂林西贵阳端客车联络左线 ZL1DK0+000~ 桂林北至定江左线 LC1K404+900~LC1K411+300 ZL1DK6+566.34 桂林地 桂林北至定江右线 LYC1K348+600~ 桂林西贵阳端客车联络右线 YL1DK0+000~ 区相关 贵广正线至 22.536 LYC1K411+300 YL1DK6+483.26 26.764 增加 4.228km 配套工 桂林北联络线 桂林北改造湘桂左线 LCK348+600~LCK349+400 桂林西广州端客车联络左线 ZL2DK0+000~ 程 桂林北改造湘桂右线 K347+000~K349+561 ZL1DK6+905.64 桂林西至桂林北右线 LYCK0+000~ 桂林西广州端客车联络右线 YL2DK0+000~ 原环评 调整可研后 调整可研与原 项目 工程名称 里 程 长度 里 程 长度 环评的增减量 LYCK3+324.55 YL2DK6+809.28 桂林西至桂林北左线 LDK420+400~LDK423+278.08 桂林北改造工程 LCK409+500~LCK412+400 2.900 5.028 增加 2.128km 桂林北至定江左线 LDK412+000~LDK414+150 上行联络线(L1)长 3.616km 上行联络线 L1DK3+668.599 横江疏解区联络线 7.876 7.377 减少 499m 下行联络线 (L2) 长 4.260km 下行联络线 L2DK3+709.412 广州南站城际场联络 上行联络线长 6.843km 13.661 / 0 减少 13660m 线 下行联络线长 6.818km 广州枢 奇槎至三眼桥改建 2.709 GMGDK0+000~GMGDK7+778.758 7.779 增加 5070m 纽 广州西至广州增建二 1.379 GMDK0+000~GMDK1+120.38 1.120 减少 259m 线 改建既有广茂线佛山 1.351 GK31+400.00~GK36+508.13 5.108 增加 3757m 东至奇槎段 改建京广线 1.869 GJGDK2263+700.00~GJGDK2265+148.82 1.448 减少 421m 5 相关配套工程合计 137.278 86.296 减少 50.982km 表3 调整可研线路方案对比情况表 序号 改线范围 改线长度(km) 线位最大偏移值(m) 1 DK45+000~DK52+000 7 向左侧偏移 250 2 DK82+000~DK92+000 10 向左侧偏移 200 3 DK92+000~DK105+000 13 向右侧偏移 100 4 DK154+000~DK162+000 8 向右侧偏移 450 5 DK167+000~DK180+000 13 向右侧偏移 150 6 DK190+000~DK194+500 4.5 向右侧偏移 650 7 DK205+000~DK212+000 7 向右侧偏移 770 8 DK216+000~ DK234+000 18 向右侧偏移 550 9 DK236+400~ DK243+000 6.6 向右侧偏移 275 10 DK243+000~ DK270+000 27 向左侧偏移 860 11 DK275+080~ DK283+700 8.62 向左侧偏移 480 12 DK283+700~ DK 305+850 22.15 向右侧偏移 526 13 DK343+200~ DK 357+592 14.392 向左侧偏移 325 14 DK 373+860~ DK 391+776 17.916 向右侧偏移 1270 15 DK 393+000~ DK406+865 13.865 向右侧偏移 755 16 DK406+865~ DK413+000 6.135 向左侧偏移 525 17 DK413+000~ DK423+000 10 向右侧偏移 400 18 DK437+600~ DK440+338 2.738 向右侧偏移 125 19 DK441+190~ DK445+400 4.21 向左侧偏移 258 20 DK455+000~ DK463+000 8 向右侧偏移 923 21 DK463+000~ DK466+250 3.25 向左侧偏移 243 22 DK466+250~ DK492+328 26.078 向右侧偏移 1257 23 DK530+250~ DK546+000 15.75 向右侧偏移 108 24 DK546+000~ DK559+000 13 向右侧偏移 112 25 DK566+000~ DK569+000 3 向左侧偏移 86 26 DK567+800~DK571+800 4 0~1.2 27 DK572+200~DK577+900 5.7 0~0.9 28 DK580+700~DK582+600 1.9 0~180 29 DK584+600~DK587+200 2.6 0~180 30 DK588+000~DK588+900 0.9 0~180 31 DK588+900~DK592+900 4 0~180 6 序号 改线范围 改线长度(km) 线位最大偏移值(m) 32 DK594+100~DK594+900 0.8 0~0.2 33 DK599+100~DK600+500 1.4 0~0.7 34 DK607+700~DK610+000 2.3 0~100 35 DK613+000~DK616+600 3.6 0~200 36 DK622+700~DK623+900 1.2 0~0.5 37 DK627+900~DK629+100 1.2 0~0.7 38 DK631+800~DK633+300 1.5 0~0.5 39 DK634+200~DK636+200 2 0~1 40 DK637+600~DK638+500 0.9 0~0.8 41 DK640+400~DK642+400 2 0~0.8 42 DK645+100~DK650+200 5.1 0~17.7 43 DK652+300~DK654+200 1.9 0~0.8 44 DK657+400~DK662+800 5.4 0~42 45 DK665+200~DK667+500 2.3 0~3.7 46 DK667+500~DK675+100 7.6 0~32 47 DK675+900~DK680+100 4.2 0~0.8 48 DK682+300~DK684+000 1.7 0~200 49 DK692+800~DK695+400 2.6 0~200 50 DK696+600~DK701+400 4.8 0~3.2 51 DK730+500~DK733+100 2.6 0~200 52 DK738+300~DK746+400 8.1 0~200 53 DK754+000~DK755+900 1.9 0~200 54 DK762+000~DK763+600 1.6 0~1.1 55 DK764+300~DK770+000 5.7 0~20.1 56 DK780+200~DK794+700 14.5 0~500 57 DK792+000~DK802+500 10.5 0~2000 合计 399.704 二、工程环境影响评估 (一)生态影响评估 变更工程线位水平偏移在 2 公里范围内,其变化路段的生态现状与原 7 方案基本相同、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也基本一致。 原工程涉及生态敏感区共计 7 处,变更后,位于寿城省级自然保护区、 榕江古榕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黔灵公园等 4 处生态 敏感点内的工程没有变化,绕避从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在黎平侗寨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阳朔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2 处生态敏感区内工程略有变化,变 化情况如下。 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 2004 年 1 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家 重点风景名胜区,根据《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划定 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 153 平方公里,分为肇兴——地坪、坝寨—九潮、岩 洞—口江和天生桥—八舟河 4 个景区、黎平翘街古建筑景群 1 个景群及尚 重、洪州 2 个独立景点。原工程方案线路以洛香隧道穿越黎平侗乡风景名 胜区,隧道进出口均位于景区外,线路在景区内的长度为 5.6 公里。为了 落实原环评批复“进一步优化从江、榕江车站方案,严格控制站场建设规 模,防止二次规划开发次生环境问题”的意见,从江车站站位调出从江风 景名胜区外,引起线位在穿越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内产生了少 量偏移,增加了少量的路基和桥梁工程(其中,路基长 1.06 公里,坝塘双 线大桥长 0.25 公里)。报告书提出,变更后工程将占用景区少量用地,但 工程建设未对景区景点造成影响,在采取景观绿化的措施后,工程对景区 的影响较小。同时,本工程已纳入到景区的道路交通规划中,工程的建设 符合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相关规划。 阳朔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东北部的兴坪镇境内, 于 2006 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公园(林场许准[2005]956 号),总面 积 3391.7 公顷。原方案穿越森林公园的长度为 587.05 米,以幸福源隧道 以及幸福源双线特大桥穿越森林公园。由于曲线半径微调,可研变更后线 路以桥梁形式穿越森林公园,同时向南偏移 120 米,线路在公园内长 200 米,较原环评方案短 387.05 米。变更后对公园森林植被及景观影响轻微。 8 变更后工程共计占地 4138.41 公顷,较原环评方案减少用地 333.59 公 顷。工程永久占地 2368.08 公顷、临时占地 1770.33 公顷,永久占用耕地 1125.7 公顷,临时占用耕地 925 公顷。 表4 工程变化前后用地变化情况对照表 单位:hm2 工程内容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共计 贵阳至贺州 1653.68 1343.3 2996.98 贺州至广州 714.4 427.03 1141.43 调整可研后 合计 2368.08 1770.33 4138.41 贵阳至贺州 1772.55 1524.01 3296.56 贺州至广州 711.7 463.73 1175.43 原环评方案 合计 2484.3 1987.7 4472 贵阳至贺州 -118.87 -180.71 -299.58 贺州至广州 2.7 -36.7 -34 变化量 合计 -116.17 -217.41 -333.58 可研变更后设置弃土(碴)场 371 处,较原环评(347 处)新增 24 处, 其中 280 处选址与原环评基本一致,新调整 91 处,占地类型主要为荒地、 疏林地以及低产的旱地等,碴场多位于不易受水流冲刷的荒沟、荒地,符 合弃土(碴)场选取的环保要求。取土场共设置 9 处,调整 5 处,占地类 型荒地、园地等,取土场未占用基本农田、林地,符合取土场选取的环保 要求。 原环评方案设计施工便道 976.2 公里,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施工期 实际新建施工便道 885 公里,占地面积 500.7 公顷,较设计减少 91.2 公里。 占地类型主要为灌丛地、灌草丛地和旱地。施工便道开挖将改变、压埋或 损坏原有植被、地貌,对原有土地的水保功能造成损坏,产生一定的水土 流失。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施工便道两侧采取了植树绿化措施,有效的 降低了水土流失量。 9 表5 其它大临设施设置情况表 类型 面积(亩) 数量(处) 级配站 77.6 9 施工营地 2352.5 240 梁场 1440.8 14 轨道板场 415.9 4 拌合站 2298.9 158 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除弃土场及施工便道外,临时占地还包括设置 级配站 9 处、施工营地 240 处、梁场 14 处、轨道板场 4 处、拌合站 158 处, 占地类型主要为灌丛地、灌草丛地和旱地。施工期临时工程占用土地,扰 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土地使用功能,使场地硬化,从而对原有土 地的水保功能及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报告书分析后认为,变更后工程生态防护措施的原则与原环评一致。 鉴于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敏感区路段由原全隧道调整为桥梁、路基和隧道 方式穿越景区发展控制区,变更工程建设对景区影响有所增加,结合该景 区发展控制区规划中对后续建设的要求加强景观协调设计工作。按照原报 告书和批复要求,进一步做好取弃土(碴)的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措施, 做好施工营地、梁场、轨道板场、拌合站以及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生态恢 复措施 (二)声环境影响评估 1、现状质量和保护目标 原报告书声环境敏感点有 304 处,其中居民 261 处,学校 41 所,2 所 医院。变更后,由于线位偏移新增敏感点 45 处,其中居民区 50 处,学校 2 处,医院 1 处,减少敏感点 64 处,其中居民区 50 处,学校 14 所。工程变 更后沿线分布声环境敏感点 285 处,其中居民区 253 处,学校 29 所,医院 3 处,具体见表 6。 10 表6 贺州至广州段声环境敏感点增减情况表 原报告书 变更后 变更后增加敏感点 变更后减少敏感点 半边街、静心小学、湘雅小学、新民小学、 亚别、上寨、拉力、滩底小学、福连洞、新 寨、大塘口、大塘口小学、塘底小学及周围 天星寨、油行、外边堡、邦土、白沙八组、居民住宅、梅田寨、下西山、南场、龙口、 279 处 敏 感 大湾、马宁村、苏沙村、大村、金屋村、东家山、蓬山、磨刀山、李家村小学、横岭、 267 处敏感点,其 点,其中居民 大坡头、水头涌、竹园村、龙游岗、跃龙 大江头、思勤完小、桃加小学、洞心、铜盆、 中居民区 340 处、 区 241 处、学 村、西堤国际花园、中恒集团御湖湾、香 罗家洞、黄田镇第三初级中学、榕木小学、 学校 26 所、医院 3 校 36 所,医 域湾、蔡边、太平塘村、镇南村、雅居蓝 冲岗、礼头村、候田村、隔岗村、顺塘小学、 所。 院 2 处。 湾等共计 41 处,其中居民区 38 处,学校 对飞村、麻布崀村、连石、下豪村、仁村、 2 处、医院 1 处。 双布小学、陆家村、上柏、横岗村、旋湾、 谭边村、白界村、许海中学、草塘村、良豪、 西华村,沙泥村、奇槎村、洪石坊、等共计 53 处,其中居民区 39 处、学校 14 所。 取消麻之铺、绿茵湖联络线,麻芝铺、高寨、 25 处敏感点,18 处敏感点, 13 铁路局桂北新区、桂林北居民区、猪家村、泡木寨、下小寨、大丰东、田心村、独田村、 20 处 居 民 处居民区 ,5 处学 路西共 4 处。 顶岭山、白莫、路西、徐边共计 11 处敏感 区,5 处学校。校。 点,均为居民区。 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45 处新增声环境敏感点运营期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表 7。 表7 新增声环境敏感点噪声预测值表 预测声级水平(分贝) 超标量(分贝) 超标敏 区域 昼 夜 昼 夜 感点 30米内 61.2 至 70.1 59.3 至 68.6 / / / 30米处 53.2 至 69.1 50.2 至 66.1 达标 达标 沿线居民 4类区 53.1 至 67.7 49.4 至 64.7 达标 1.1 至 10.6 25 住宅 2类区 52.0 至 66.4 48.1 至 63.3 0.5 至 6.4 1.2 至 13.3 17 1类区 55.2 至 64.5 51.5 至 61.3 0.2 至 12.1 6.5 至 19.0 20 学校 教学楼 55.5 至 58.9 / 3.9 / 1 医院 门诊 68.1 / 13.1 / 1 工程变更前后均涉及的 240 处声环境敏感点运营期噪声影响预测结果 见表 8。 表 8 240 处工程变更前后均涉及的声环境敏感点噪声预测值表 预测声级水平(分贝) 超标量(分贝) 区域 超标敏感点 昼 夜 昼 夜 沿线居 30 米内 52.5 至 74.6 48.1 至 73.4 / / / 民住宅 30 米处 47.5 至 69.6 44.5 至 66.6 达标 达标 11 4 类区 52.4 至 73.3 46.6 至 71.7 0.5 至 3.3 0.3 至 16.7 148 2 类区 51.3 至 68.4 46.4 至 60.9 0.6 至 8.4 0.3 至 17.4 112 1 类区 50.9 至 64.5 43.3 至 61.4 0.1 至 9.5 4.5 至 16.4 80 教学楼 54.9 至 67.9 / 0.1 至 7.9 / 12 学校 学生宿舍 53.4 至 66.8 49.6 至 66.5 1.0 至 6.8 3.2 至 16.5 6 医院 58.1 至 62.6 54.7 至 57.7 2.6 4.7 至 7.7 2 240 处噪声敏感点中,33 处敏感点噪声预测值达标外,其余 207 处噪 声敏感点均超标,其中学校 14 所,医院 1 处,居民住宅 192 处。 报告书提的声环境敏感点的治理措施为:原报告书预测超标但调整后 由于工程远离等原因而引起 15 处敏感点噪声预测值达标,取消功能置换 5 户及两处学校、隔声窗 6035 平米,其余措施及变化情况见表 9。 表9 措施及变化情况表 原报告书措施 工程量 降噪措施 2 2 数量 长度(m) 面积(m ) 投资 数量 长度(m) 面积(m ) 投资 声屏障 127 处 55220 131755 16367.35 145 63010 152036.5 22029.2 380 户、3 所学 功能置换 0 6275 246 0 5798 校 隔声墙 3处 300 900 72 0 通风隔声窗 198 处 0 80335 3666.95 153 0 80030 3651.7 工程设计拆 4处 0 0 迁 阻尼钢轨 1处 400 0 60 0 合计 26441.3 31478.9 各敏感点采取措施后可维持现状或达标。 (三)振动环境影响评估 1.现状质量和保护目标 工程变更后,全线评价范围新增 47 处振动敏感点(其中居民区 43 处、 学校 3 处,医院 1 处),减少 50 处(其中居民区 47 处、学校 3 处),共计 207 处振动敏感点,其中居民区 200 处,学校 6 处,医院 1 处。 补充报告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振动敏感点现状全部达标。 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贵阳至贺州段 补充报告预测,工程后新增敏感点振动预测值为 64.5~77.5 分贝,均 (GB10070-88)“铁路干线两侧”标准 能够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12 要求。工程变更前后均涉及的敏感点振动预测值为昼、夜间 56.1~77.5 分 贝,均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补充报告振动防治措施的变化情况为:原报告书对振动预测值超过 80 分贝的敏感点采取了振动污染治理措施,全线共铺设弹性轨枕 12670 米; 由于振动源强取值降低,敏感点预测达标,取消弹性轨枕措施。 (2)贺州至广州段 补充报告预测,变更后新增敏感点振动预测值为 58.3~79.4 分贝,均 能够满足标准要求,仅佛山隧道上方横岗村由于隧道埋身较浅昼、夜间振 动预测值超标。工程变更前后均涉及的敏感点振动预测值为昼、夜间 67.4~ 80.1 分贝,除原有敏感点西村由于线路形式和速度变化导致振动预测值超 标 0.1 分贝外,其余敏感点均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补充报告振动防治措施的变化情况为:原报告书对振动预测值超过 80 分贝的 37 处敏感点采取了振动污染治理措施,其中 2 处学校采用功能置换 措施,其余 35 处敏感点铺设弹性轨枕 19710 米;由于振动源强取值降低, 绝大多数敏感点预测达标,因此补充报告取消弹性轨枕措施,同时对振动 预测值超过 80dB 的西村 2 户住宅、横岗村的 1 户住宅采取功能置换措施。 (四)水环境影响评估 1、贵阳至贺州段 (1)保护目标 工程变更前后所涉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无变化。原报告书涉及的恭城 河一级水源保护区(Ⅱ类水体)、义江水源保护区(Ⅲ类水体)、北江准水 源保护区(Ⅱ类水体)、东平水道准水源保护区(Ⅲ类水体)、珠江流域广 州市二级水源保护区(Ⅲ类水体)、珠江流域广州市准水源保护区(Ⅲ类水 体),工程在以上敏感区域内线路走向及工程组成形式以及环保措施与原报 告书一致。 变更后,工程取消 14 个站,剩余 21 个站运营期共计排放污水 2433 立 方米/天,较原环评减少 75 立方米/天。三江站、桂林西站、阳朔站、钟山 13 西站 4 个站站址改移,污水排入Ⅲ类水体,报告书提出调整污水处理工艺, 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处理方法,达一级排放标准。其余站点维持 原有污水处理措施及排放去向不变。 工程原有隧道 240 座,变更后隧道 215 座,减少 25 座。(this part need clarification) 评估认为,贵州-贺州段, 根据设计勘探的深化及目前施工情况胡山隧 道为重点岩溶隧道,贺州-广州段的双界顶、点峰、两广、北岭山、高竹坝、 大岐山等隧道施工时有可能引起地下含水层水位变化,施工中应增加对上 述隧道洞内地下水和地表水联通情况的补充勘察,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堵水 工程措施等。 后续施工期间应强化施工管理和环境监管,避免靠近饮用水源保护区 路段施工可能导致的水环境影响。 (五)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估 电磁环境敏感点为 201 处,较原环评减少 1 处,受影响户数 929 户, 对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屋增加有线电视入网补偿,较原环评增加 424 户。 补充报告提出,对评价范围内 929 户采用天线收看且接收信噪比因受 工程影响而小于 35 分贝的电视用户进行有线电视入网补偿。 评估认为,电磁评价模式和参数选用正确,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 可信。 电视用户补偿措施应按照“三同时”原则在工程运营前给予落实。 (六)评估结论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工程符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 年调整)》及 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工程变更后,工程线位水平偏移在 2 公里范围内,其变化路段的生态 现状与原方案基本相同。工程绕避了从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1 处,在黎平侗 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朔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2 处生态敏感区内线路形式 14 及长度略有变化。 工程变更后,由于线位偏移新增敏感点 45 处,减少敏感点 64 处,声 环境敏感点减少 19 处,总计 285 处。对 30 米内敏感点经采取声屏障措施 不能满足 70、60 分贝标准要去的敏感点采取搬迁措施,其他治理措施原则 与原环评报告书一致。 目前施工中部分环保措施正在逐步落实,后续施工和运营中,通过落 实原报告书及环保部批复(环审〔2008〕258 号)提出的环保措施、以及本 次方案调整补充报告书及专家意见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环 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一定的控制,工程在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线 路形式和长度有略有调整,在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后,从环境保护角 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三、公众参与 评价单位分别于 2010 年 5 月 12 日、5 月 26 日分别在《贵州日报》和 《广西日报》发布两次详细信息公告,并在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中铁第 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传补充报告简本。 公众参与调查期间,采取了走访沿线相关部门及公众、召开座谈会、 张贴公告、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实际发放调 查问卷 1925 份,对于重点的工程偏移路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本工程得到了沿线大多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且公众 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环境问题也相当关注,由于目前贵广线已开工建设, 公众的主要意见集中施工期间环境问题上。沿线居民担心的噪声干扰、生 态环境影响和交通阻隔等影响问题,均通过环评单位反馈给设计单位,在 设计中落实相关措施以减缓上述影响。关于施工干扰问题,施工单位及建 设单位应严格落实环评报告书提出的建议及措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及相 关部门加强监督机制,减轻施工期环境影响程度。 四、环境监控计划 15 针对工程调整路段设置环境监控计划,未变化路段维持原有环境监控 计划。 表 10 环境监控计划 环境敏感 保护目标 缓解措施 执行单位 监督单位 预算万元 评价指标 要素 结合该景区发展控制区规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 建设单位 划中对后续建设的要求加 政府部门 — 降低景观环境影响 区 与承包商 生态 强景观协调设计工作 环境 结合该景区发展控制区规 建设单位 阳朔森林公园 划中对后续建设的要求加 政府部门 — 降低景观环境影响 与承包商 强景观协调设计工作 线路两侧 200m 范围 声屏障 63010m, 功能置换 建设单位 降低对城镇居民的影 声环境 内的居民建筑、学 246 户,通风隔声窗 政府部门 31478.9 万元 2 与承包商 响。 校、医院等 80030m 西村 2 户住宅、横岗村的 振动 西村 2 户住宅、横岗 建设单位 降低对城镇居民的影 1 户住宅采取功能置换措 政府部门 — 环境 村的 1 户 与承包商 响。 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