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472 v36 Youbu Old Town Infrastructure Projec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 2010.6.30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环境管理计划 浙 江 省 工 业 环 保 设 计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INDUSTRY & D,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甲字第 2007 号) 2010 年 6 月 30 日 目 录 概述 ............................................................................................................. 1 1.项目概况......................................................................................................2 1.1 项目建设必要性 ........................................................................................................................................ 2 1.2 项目工程概况 ............................................................................................................................................ 4 2 项目保护目标及执行标准 ........................................................................10 2.1 环境保护目标 .......................................................................................................................................... 10 2.2 环境评价标准 .......................................................................................................................................... 13 3 环境管理计划 ............................................................................................14 3.1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 14 3.2 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计划 .......................................................................................................................... 16 4 环境监测计划 ............................................................................................20 4.1 监测目的 ................................................................................................................................................. 20 4.2 监测实施 ................................................................................................................................................. 20 5 人员培训 ....................................................................................................22 5.1 总体要求 .................................................................................................................................................. 22 5.2 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 22 5.3 环保人员的培训 ...................................................................................................................................... 22 6 环境管理计划费用估算 ............................................................................23 7 信息交流 ....................................................................................................23 8 记录 ..........................................................................................................23 9 报告 ..........................................................................................................23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概述 本环境管理计划以《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为基础, 经适当补充修改编制完成。该环境管理计划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包括了项目设计期、 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所有环境保护行动,为该项目在施工期与运营期将要实施的环保措 施、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提供了一个行动准则与工作框架,主要内容包括: · 项目概况 · 项目潜在的环境影响 · 组织机构及职责 · 环境管理计划 · 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管理计划的目的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过了高质量的设计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 以尽可能地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于项目中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制定一套技术上可行、财务上可持续、可操作的环境保护对策,应用于项目建设和运行 阶段。 环境管理计划的目的是列出这些将要在项目建设和运行中采取的环保对策措施、环 境监测和管理机构,以避免或控制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出这些措施的具体行动。 环境管理计划将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的环境保护对策,通过环境计划中的行动达到 环境对策的目的。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1.项目概况 1.1 项目建设必要性 ⑴本项目的实施是游埠镇古镇保护系统工程的切入点,为游埠古镇保护拉开了序幕 游埠称市镇,最早始于东晋(据《光绪兰溪县志》载),兰溪建县前,游埠为婺州 三河城西部重要集市,唐宋时“游埠市”为“五市”之一,称瀔西重镇。因衢江水运直通游 埠后街,码头交通便捷,物资集散频,仍为明清时期金华“四大重镇”之一,与义乌佛堂、 湖州南浔齐名。游埠镇区至今保存完好的各类古建筑总面积达 1.5 万平方米,建筑的形 制、结构布局,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我国明清时代商埠文化的人文内涵和建筑特色,是展 示古商埠发展史难得的实物例证。 历史的积累,文明的遗泽孕育了游埠镇独特的经济文化个性:杰出的人文、开放的 经济、多元的文化、典型的水乡古镇风貌等,这些使古镇保护性开发,责任重于泰山。 保存一个典型而又完整的古镇形态,是游埠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古村落文物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循序渐进,又要分清轻重缓急。 中山街、解放街、游埠溪区块作为古镇文物保护的核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迫在眉 睫,它关系到区域内的公共建筑的修复、沿街整体形象的提升,古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 居住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古村镇保护中的重大关键性问题。因此,在当前财力物力有限 的情况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可以作为游埠古镇长远保护工程的切入点和当前保 护工作的着力点。 ⑵极大地改善游埠古镇的水环境,有利于钱江源头的生态保护 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上游常山港发源于浙江省开化县齐溪镇莲花尖, 汇江山港后东北流贯浙江省北部至澉浦,经杭州湾注入东海。全长 410 公里,流域面积 4.2 万平方公里。干流自衢江区以上称常山港,衢江区至兰溪间称衢江(信安江),兰溪 至建德县梅城称兰江,梅城至桐庐间称桐江,桐庐至萧山区闻家堰间称富春江,闻家堰 以下始称钱塘江。 游埠镇区现有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排水系统不完整,生活污水一般不经处理,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就近排入河道,流入衢江;工业废水少量经简单处理后排 入衢江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本项目的实施紧随游埠镇污水处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2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理厂的建设,将重新敷设游埠老镇区的排水系统,采取雨污分流,项目还要进行古溪河 坎整治及沿岸景观营造,项目实施将能够极大地改善了地水资源环境,有效改善钱塘江 上游衢江水系的水质情况。 ⑶有利于推动游埠古镇的社会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海绵状产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第三产业的方 方面面。它的发展还能带动或派生出很多新兴产业,不仅能开拓巨大就业空间,还将促 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地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游埠镇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景点比较分散,尚未形成 规模。基础设施的落后直接影响旅游业的接待能力,影响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 挥。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作为游埠旅游开发的启动器和引爆点,通过主要街道和河道等相 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整修,可以更好的提升古镇整体的旅游形象、更有效的挖掘资源优 势在商业、文化等方面的增值潜力,促进休闲、消费一条龙服务的加速形成,最终带动 游埠镇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⑷有利于三产服务业的最优化发展 从国内古村落保护的具体实践看,乡土建筑尤其是古村落的群体性保护与新农村建 设矛盾始终存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拆除与保留以及文物保护与利用开发、文物保 护与新农村建设等都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三产服务业的振兴是古镇产业转型升级、新农村和中心镇建设的助推器。休闲旅游 业收入将成为政府新的重要的财政来源,更好的反哺镇区的其他方面建设。老镇区居民 的生产、生活条件与新城镇相比有较大差距,实施改造有利于提高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 水平和利用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提高居民素质,促进 当地就业。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对外而言, 基础设施的改善无疑优化了投资环境,有利用更好的招商引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活 跃和产业的发展。 ⑸游埠镇现有截污系统规模太小,城镇生产及生活污水截污率不高 镇区生活污水大部分仍是经化粪池后直接排入河道,致使河水水质变差,加之镇区 河道上游两岸局部地区垃圾堆积较为严重,老镇区河床普遍高于郊区河床,上游清水不 易入镇,河道自净能力差,导致河水严重污染,甚至出现黑臭现象。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3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有利于加快游埠镇经济发展的步伐 随着道路、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有助于加快道路两边的土地置换,从而 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从本质上解决游埠镇经济较为封闭的现状,使得经济从量到质产 生一个飞跃。 ⑺镇区缺少系统的基础设施规划 老镇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全面系统的规划,区内厂房以及破旧的仓储用房与居住区 混杂,加之缺乏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居住环境较差,一方面对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极 为不利,另一方面亦制约了游埠镇旅游业的发展。 1.2 项目工程概况 项目建设规模: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建设、市政管线埋设、 河道整治及景观建设三个部分。 ⑴道路建设 古街建设:解放街旧名中正街,亦称后街、二街。起点为派出所,讫点为酱油厂, 全长 390m,红线宽度 3-5m。中山街旧名前街。起点为上宋管理处,讫点为粮库,全长 580m,红线宽度 3-6m。 新区建设:天福路北起永兴路,南至永福路,全长 297.789m,道路宽 24m。永兴 路西起焦山-330 接线,东至天福路,全长 340m,道路宽 24m。永福路西起天福路,东 至平安路,全长 251.497m,道路宽 15m。 ⑵ 市政管线铺设 古街中山街、解放街污水、雨水管线铺设,新区道路永兴路、永福路、天福路污水、 雨水管线铺设。 ⑶河道整治及景观建设 项目为游埠溪河道治理工程砌坎,范围为由南至北从永济桥以南的水坝到公路桥 段。全长 740m。 1.2.1 道路建设 1.2.1.1 主要技术标准 项目天福路、永兴路为次干路,道路红线 24m。 永福路为支路,道路红线 15m。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4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道路线型指标见表 1.2-1。 表 1.2-1 设计线形设计标准 规范值 采用值 指标名称 单位 序号 城市道路 城市次干道 1 设计时速 km/h 40 40 平面线形 一般值 m 300 圆曲线最小半径 2 极限值 m 70 3 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m 300 4 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m 500 5 圆曲线最小长度 m 35 6 平曲线最小长度 m 70 7 等于或小于 7°时的平曲线长度 m 500/α 8 最大超高横坡度 % 2 纵断面线形 9 最大纵坡 % 8 2.5 10 最小坡长 m 110 110 11 最小纵坡 % 0.3 0.3 凸形竖曲线 一般值 m 400 1200 12 最小半径 极限值 m 600 凹形竖曲线 一般值 m 450 4000 13 最小半径 极限值 m 700 其它 14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35 36 15 最短停车视距 m 40 40 16 标准轴载 KN BZZ-100 BZZ-100 1.2.2 市政管线工程 1.2.2.1 工程设计内容 按照要求,本次设计排水设计,包括雨水管和污水管设计。 (1)雨水:各条道路地块雨水集中收集到雨水管,再就近排入河道或市政主管道。 其中永兴路雨水收集地块两侧雨水,并转接支路雨水,排入北侧河道,天福路收集道路 两侧雨水后排入北侧市政总管,永福路两侧地块雨水收集后排入西侧市政雨水总管。 污水:根据规划结合现场实际布置管道以及确定管径;主要收集道路两侧地块的污 水,最后纳入污水总管,详见平面布置图。 (2)雨水:设计采用满流,管道连接采用管顶平接。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5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污水:管道设计采用非满流设计,根据管径取相应充满度,管道连接采用管顶平接。 1.2.2.2 管线布置 本工程内各管道断面布置仅布置管线断面图及相关管线综合布置规范条文,管道管 径及标高需根据各专业管线规划布置。 根据地面承受荷载的大小,各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满足下表。 表 1.2-2 各工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 序号 1 2 3 4 5 6 电力管 电信管 管线名称 燃气管 给水管 雨水管 污水管 自埋 管沟 自埋 管块 人行道下 0.50 0.40 0.70 0.40 0.6 0.60 0.60 0.60 最小覆 土深度 车行道下 0.70 0.50 0.80 0.70 0.8 0.70 0.70 0.70 城市地下管道很多,各管线交叉经常发生。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面向下的 排列顺序一般为:电力管、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工程管线在交叉点的高 程应根据排水管的高程确定,各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详见下表。 表 1.2-3 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净距 序 管线名称 1 2 3 4 5 号 净距 给水 雨污 燃气管 电信管线 电力管线 管线 管线 线 直埋 管块 直埋 管沟 管线名称 1 给水管线 0.15 2 雨污管线 0.40 0.15 3 燃气管线 0.15 0.15 0.15 直埋 0.50 0.50 0.50 0.25 0.25 4 电信管线 管块 0.15 0.15 0.15 0.25 0.25 直埋 0.15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5 电力管线 管沟 0.15 0.50 0.15 0.50 0.50 0.50 0.50 6 沟渠(基础底)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7 涵洞(基础底) 0.15 0.15 0.15 0.20 0.25 0.50 0.50 1.2.3 古河道整治 ⑴古河道现状 本项目治理河道全长 730m,河上有古石桥 4 座,分别为“太平桥、永济桥、永安桥 和永福桥”,设有水闸 1 座,古埠头 8 处。现河道的主要功能是蓄水和排水,水闸的主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6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要功能是控制内河水位、流量及流向,桥梁发挥交通功能,并与今存河道两侧古代民居 构成水乡特有的河路桥格局和人文景观。 目前古城内河道存在以下问题: 1) 虽河道已经过清淤,但部分河段仍存在大量生活垃圾; 2) 两岸驳岸损坏严重,局部地段年久失修; 3) 水闸设备落后,灵活性不足; 4) 古镇老街区内还未实施截污工程,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致 使河水水质较差,日积月累后,导致河道自净能力变差,生态链遭到不可恢复性破坏。 5) 沿河违章建筑较多,不仅使河道变窄,而且驳岸风貌也遭破坏,极大地影响河 道美观。 6)沿岸景观带布置不足。 ⑵驳岸挡墙设计内容 1、条石采用中缮光出面,挡墙顶高程为 4.80m、5.25m、5.70m、6.15m、6.7m, 采用浆砌条石砌筑。规格为:丁石 450×300×600 及 300×300×600、条石 450×1500×250 及 300×1500×250,一顺一丁砌筑。 2、挡土墙背回填须用建筑垃圾、素土,回填土要求夯实,干容重不小于 13.5kN/m3, 禁止用淤泥回填;挡墙前 2m 宽区块土不宜松动。凡挡墙基础底高程以下有淤泥地段, 必须先清除淤泥,基础底下回填塘渣并分层夯实,要求塘渣干容重不小于 18 kN/m3。 3、挡土墙每隔 10-15m 设沉降缝。 4、挡墙每隔 50 米做雨水排水沟及排水窨井,排水窨井用 M5 水泥砂浆砌 Mu7.5 机制砖,井内壁用 M10 防潮砂浆抹面,排水井盖板 870×605 厚 60,内配 φ6@100 双 向钢筋,详见图纸。住宅区做好废水管衔接。 5、砼标号除垫层为 C10 外,其余均为 C20;砌筑砂浆标号为 M7.5。 6、原河床挡墙基础地质情况比较差时打松木桩。河埠的数量与具体位置甲方可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变动。 ⑶游埠溪两侧景观改造 游埠溪两侧景观改造主要设计方案为: 1、对两侧河岸进行砌坎处理,沿坎配以垂柳,云南黄馨等植物,来营造不同季节 变化的水岸景观;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7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2、对河岸沿线所有空地进行复绿处理,配置水杉等背景树种,点缀海棠、碧桃、 芭蕉等季相变化明显的色叶类小乔木; 3、对沿岸空间较大的古街道路进行适当景观改造,布置树池、休息座椅等设施来 增加整体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方便居民游客休憩、娱乐,并提升古街整体绿化覆盖率和 街景档次。 ⑷沿河绿化工程量 沿游埠溪两侧设计以垂柳为主,并辅助种植水杉、海棠、碧桃等景观性植物,详细 工程量见下表: 表 1.2-4 沿河绿化工程数量表 序 号 名 称 数 量 规 格 1 水杉 8株 ∮7-8cm,h5-6m 2 垂柳 64 株 ∮5-6cm,h1.8-2.0m 3 海棠 11 株 h2.5-3.0m,p2.5m 4 碧桃 19 株 h2.5-3.0m,p2.5m 5 芭蕉 4株 三年生 6 四季竹 40 ㎡ h0.8m-1.0m 7 剑麻 18 株 h0.6m-0.8m 8 云南黄馨 90 ㎡ L0.8m 9 书带草 1260 ㎡ 10 树池 48 个 11 种植土 450m3 种植场地内翻土整理后回填 30cm ⑸古河埠修复 游埠码头为钱塘江上游十大埠头之最,自古为繁华的商埠,商铺林立,水陆交通方 便。至清代各业商店、作坊陆续成为著名商号,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商业体系“三场三 缸五坊六行十匠业”。 本次工程整治河段内有 7 处古埠头,形态各异,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按照“修旧 如旧”的原则,对破损较为严重的河埠实施拆除重建并用做旧手法还愿其历史原貌,对 破损较轻的埠头采用修复改造,并清除周边水草及生活垃圾,使得整治河段重现“繁茂 商埠”的历史景象。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8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⑵古河道环境整治规划 本项目涉及到游埠古河道整治全长 730m。 在水环境整治过程中,重点应放在驳岸治理与景观布置上,古镇的一河两路的水城 布局,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最显著的特色,因而,要保护好、修复好古镇已经形成的河、 路、桥格局,形成水乡特有的优美景观。 本次古镇基础设施建设,将解决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内河的问题,提高城市管 网截污率。实施“碧水”工程,使得游埠古镇的水质提升一个层次。 通过实施古河道整治工程,要达到水清、岸坚、桥古、景美,改善环境,显现优美 的水乡风光。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9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2 项目保护目标及执行标准 2.1 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建设主要环境关心点见表 2.1-1,具体位置详见图 2.2-1。 表 2.1-1 环境保护目标 第一排建筑离道 第一排 200m 内 环境 第一排建筑与道路 保护目标 方位 敏感性描述 路红线最近距离 户 人 户 保护级别 要素 中心线距离(m) 人数 (m) 数 数 数 焦山村 永兴路北侧 集中居住,已建 10 22 20 60 400 1200 梅屏村 天福路西侧 集中居住,已建 120 132 15 50 130 450 郎家村 古溪两侧 集中居住,已建 紧邻 / / / / / 游埠村 古溪两侧 集中居住,已建 紧邻 / / / / / 空气环境:二 潦溪桥村 古溪北侧 集中居住,已建 320 / / / / / 级 镇上商住房 永兴路东侧 集中居住,已建 紧邻 12 5 15 150 450 声环境: 2 类 空气环 郎家社区 古溪东侧 集中居住,已建 200 / / / / / 境和声 环境 游埠社区 古溪西侧 集中居住,已建 300 / / / / / 天福路与永福路 游活房产 集中居住,待建 紧邻 12 60 180 400 1200 交界处 永济桥 游埠溪南端 / / 永福桥 游埠溪中偏南端 / / 空气环境:二级 兰溪市文保单位 永安桥 游埠溪中部 / / 声环境: 2 类 太平桥 游埠溪北端 / / 水环境 游埠溪 解放街西侧 宽约 5m 河流 水环境 Ⅲ 类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0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图 2.1-1 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项目外环境关系图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1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图 2.1-2 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项目外环境关系图-古街路面整治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2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2.2 环境评价标准 2.2.1 环境质量标准 ⑴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项目所在区域附近水域执行《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⑵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HC 执行美国环保局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⑶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地为城市区域范围内,项目所整治的河道属于内河,非内河航道,故项目 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噪声评价范围内村庄敏感 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由于项目永兴路、天福路为 城市次干道,因此道路沿线两侧第一排建筑(高于三层,含三层)面向道路一侧或红线 外 35m 范围的区域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 类标准。 2.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⑴大气污染 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 级排放标准限值。 ⑵废水 项目建设期施工人员就近租房或回家住宿,因此生活污水纳入村庄处理系统,废水 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⑶建筑施工噪声 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相关标准值。 ⑷固体废弃物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不得形成二次 污染。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3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3 环境管理计划 3.1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由于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且二者的工作时限有 先后之分,所以应设立单独的组织机构,采用分阶段负责的方式对拟建项目进行环境管 理。 3.1.1 建设期环境管理 (1) 机构 施工期环境管理机构框架见图 3-1。 业主:兰溪市游埠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贷款方:世界银行 业主代表:兰溪市游埠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贷款方代表:世行环境官员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兰溪市环保局 总承包商: 管理人:公司总经理 管理人代表:公司主管环保副总 设计单位 环保监理公司 施工承包方 市环境监测站 图 3-1 施工期环境管理示意图 (2)职责 建设期环境管理包括以下方面: ①根据国家有关的施工管理条例和操作规范,结合拟建工程的具体施工计划 和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详细的环保管 理计划,特别是制定和实施工程承包商、环保监理工程师的环境知识及环境监测培训。 ②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督施工单位对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及时 制止和纠正不符合管理办法的施工行为。 ③调查、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扰民或污染问题。 ④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环境管理阶段报告。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4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3)内容 为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期间的环境污染,项目在建设施工阶段,不但要对工程的施 工质量、进度进行管理,同时必须对施工的文明程度。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落实情况, 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合同条款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① 建设单位在工程总体发包时将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列入合同文本,要求施工单 位严格执行,并实行奖惩制度。 ② 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合同的要求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制订的各项环保、环卫法 规组织施工,并按环评报告书建议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③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部门设专职环境保护监理工程师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各 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④ 施工单位应在各施工场地配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负责各类污染源的现场 控制与管理。尤其对高噪声。高振动施工设备应严格控制其施工时间。 ⑤ 做好宣传工作。由于技术条件和施工环境的限制,即使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施工时带来的环境污染仍是避免不了的。因此要向沿线及受其影响区域的居民做好宣传 工作,以提高人们对不利影响的心理承受力,取得理解,克服暂时困难,配合施工单位 顺利完成工程的建设任务。 ⑦ 建设主管部门及施工单位专门应设立“信仿办”,设置热线投诉电话接待群众投诉 并专人限时解决问题,妥善处理市民投诉。 3.1.2 运行期环境管理 (1)机构 运营期环境管理机构见图 3-2。 兰溪市游埠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兰溪市环保局 兰溪市游埠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环保部 兰溪市环境监测站 图3-2 营运期环境管理机构示意图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5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2)职责和内容 为防治项目建成后运行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应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或将新建项 目的环境管理纳入原有管理体系,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具体应包括以下方面: ① 组织贯彻国家、兰溪市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配合当地环保部门作好本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 ② 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建立的各种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管理计划并切实实施。 ③ 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道路,确保其正常通行,采取积极有效的环保措施防治 污染,并对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④ 组织有关单位或人员进行环境监测工作,建立监控档案。 ⑤ 与环保部门配合,调查、处理与本项目有关的污染事故和扰民纠纷 ⑥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技术交 流活动,推广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改进环境管理工作。 3.2 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计划 为了达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工程中对施工及运营过程采取了一系列 有效保护措施,拟采取的环保投资具体见表 3.2-1。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6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表 3.2-1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潜在环境 费用估算 减缓措施 实施阶段 实施机构 监督机构 监测指标/参数 监测频率 问题 (RMB,万元)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准备阶段 -工程区附近的文物及古建筑清单需提供给设计单位和承 包商; -设计单位需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并将此要求列入设 兰溪市子项目 计招标文件中; 文物保护 设计阶段 纳入工程咨询合同 设计单位 办、兰溪市文化 / / -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需由当地文物主管部门审查; 局 -承包商应具备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并具备至 少两年以上修缮的相关工作经验,并将此要求列入工程标 书中; 施工期 监理单位、兰溪 施工振动 -在靠近古桥路段以及古街附近的古建筑施工时应采用低 市子项目办、地 (对古桥 VLz 根据工程进 振动施工方式;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方环保局、兰溪 和古建筑 (dB) 行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 市文化局、地方 的影响) 监测站 -采用低噪声设备; 兰溪市子项目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 办、监理单位、 施工噪声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LeqdB(A) 1 次/周 -在敏感点附近设置临时声障; 地方环保局、地 -定期监测。 方监测站 -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采用土工布维护; 监理单位、兰溪 -大风日或干燥天气需每日洒水 4~5 次; 市子项目办、地 施工扬尘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TSP 1 次/周 -运输车辆经过居民区或进入施工区时减速慢行; 方环保局、地方 -定期监测。 监测站 -向游埠镇政府报告废渣土清运处置计划,少量弃土及建 建筑垃圾、 监理单位、兰溪 筑垃圾应按照要求在指定地点进行填筑;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建筑垃圾、弃土 日常监督 弃土 市子项目办 -建立渣土日常清理制度,包括回收、回用建筑废物。 垃圾处(沿 -沿游埠溪两侧的垃圾需收集后运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处 监理单位、兰溪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垃圾 日常监督 游埠溪) 置。 市子项目办 -不得在游埠古镇区设施工营地; 施工营地 监理单位、兰溪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需经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 日常监督 环保要求 市子项目办 后达标排放; 生活垃圾经收集后每日清运至指定的垃圾填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7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潜在环境 费用估算 减缓措施 实施阶段 实施机构 监督机构 监测指标/参数 监测频率 问题 (RMB,万元) 埋场填埋处置。 -在施工现场安置告示牌告知公众,工程内容、施工时间, 并告知联系人和投诉热线等。 -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带来的不便; 监理单位、兰溪 社会环境 -在游埠镇政府服务中心及影响区至少提前5天告知对当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 日常监督 市子项目办 地居民的基础设施的影响(如供水、供电、通信等) -采取分段施工,避免对当地居民产生不便; -施工期间继续开展公众咨询; 监理单位、兰溪 施工交通 -尽量减少在游埠古街区的交通,制定临时交通绕行计划。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 日常监督 市子项目办 -将文物保护程序纳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 -若发现文物,需遵循文物保护程序,包括: -一旦发现文物,必须停止施工,告知项目经理,并通知 当地文物主管部门; 监理单位、兰溪 文物保护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 日常监督 -经可能采用塑料布覆盖等措施保护文物,若有必要,需 市子项目办 采取措施妥善保护文物; -未经同意,不得靠近文物; -重新施工需征得当地文物主管部门同意。 环保及文 为承包商、施工人员、项目办、监理单位提高环保、文物 承包商、兰溪市子项 省项目办、兰溪 物保护培 施工前 列入培训费 / 一次 保护方面的培训。 目办 市文化局 训 -所有施工期的环境减缓措施纳入施工合同中;加强施工 承包商 管理以及施工人员在环保、安全、文物方面培训; 施工前 - 兰溪市子项目办 省项目办 / 一次 职责 -承包商需指定人员负责环保、文物保护方面的职责。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8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道路项目环境管理计划(新建道路项目) 潜在环境 费用估算 监测指标/参 监测频 减缓措施 实施阶段 实施机构 监督机构 问题 (RMB,万元) 数 率 施工期 -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废渣土清运处置计划,少量弃土及建筑垃 建筑 日常监 圾应根据获批的处置计划要求在指定地点进行填筑;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项目办、监理单位 建筑垃圾 垃圾 督 -建立渣土日常清理制度,包括回收、回用建筑废物。 -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采用土工布遮盖。 -大风日或干燥天气需每日洒水 4~5 次。 子项目办、监理单位、地方环保 扬尘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TSP 1 次/2 月 -运输车辆经过村庄或进入施工区时减速慢行。 局、地方监测站 -定期监测。 -采用低噪声设备; 施工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 子项目办、监理单位、地方环保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LeqdB(A) 1 次/2 月 噪声 -在敏感点设置临时声屏障; 局、地方监测站 -定期监测。 -挖填施工尽量安排在非汛期,缩短土石方的堆置时间,并采取 草包填土维护,开挖排水沟等临时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子项目办、监理单位、地方环保 日常监 水土流失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水土流失 -土方的合理堆置,与附近河道保持 10m 以上距离,尽量避免流 局 督 入河道,减少水土流失对河流的影响。 -管道沿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沿线村庄处理系统; 子项目办、监理单位、地方环保 COD, NH3-N, 施工废水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1 次/2 月 -定期监测。 局、地方监测站 SS, 石油类 -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品不宜堆放在附近河道附近,应远离河 施工材料 流; 子项目办、监理单位、地方环保 日常监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 管理 -堆场进行底部防渗,四周设挡堰,并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防 局 督 止大风暴雨冲刷而进入水体; -在施工现场安置告示牌告知公众,工程内容、施工时间,并告 社会 日常 知联系人和投诉热线等。 施工期 列入施工合同 承包商 子项目办、监理单位 / 环境 监督 -应避开交通高峰期, 以减少交通堵塞, 降低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所有施工期的环境减缓措施纳入施工合同中;加强施工管理以 及施工人员在环保、安全、文物方面培训; 承包商 -承包商负责了解文物保护程序, 并纳入施工合同,若发现文物, 施工前 列入施工合同 子项目办、承包商 省项目办 / 一次 职责 应遵循文物保护程序,停止施工,告知项目经理,并通知当地 文物保护部门。 营运期 -设置限速标志; 交通噪声 营运期 - 运营单位 地方环保局、地方交通局 Leq dB(A) 1 次/2 月 -定期检测; -在道路经过村庄路段设置交通警示标志、交通信号灯及人行通 日常 交通安全 营运期 - 运营单位 地方交通局 / 道。 监督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19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4 环境监测计划 4.1 监测目的 环境监测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其目的是为了全面、及时掌握拟建项目的 污染动态,了解项目建设对地区的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及环境质量的动态, 及时向环保主管部门反馈信息,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2 监测实施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污染可能较明显的敏感点作为监测点,根据施工期和运 营期的污染情况,监测内容选择受环境影响较大的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监 测因子根据工程分析中污染特征因此确定,监测方法采用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中相应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评价标准执行环评中的国家标准。监测机构为 当地环境监测站,施工期负责机构为建设单位游埠镇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运营期负 责机构为运营单位游埠镇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监督单位为兰溪市环保局。 4.2.1 环境监测计划 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监测计划见表 4.2-1。 4.2.2 监测费用 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监测费用估算见表 4.2-1。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20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监测计划一览表 表 4.2-1 监测费用估算 监测期 环境要素 监测布点 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 (元) 一、古街建设工程 地表水 游埠溪下游布设一个断面 pH、COD、SS、NH3-N、石油类 6期/年 48750 施工扬尘 施工区邻近的村庄 TSP 1次/周 4500 噪声 施工场界及邻近的村庄 LAeq 1次/周 13500 中山街、解放街距离古桥或古建筑最近处 施工振动 VLz,dB 6期/年 4875 设1测点 施工期 二、游埠溪整治 (5年) 地表水 游埠溪下游布设一个断面 pH、COD、SS、NH3-N、石油类 6期/年 48750 施工扬尘 施工区邻近的村庄 TSP 6期/年 4500 噪声 施工场界及邻近的村庄 LAeq 6期/年 13500 二、新建道路工程 施工扬尘 施工区邻近的村庄 TSP 6期/年 4500 噪声 施工场界及邻近的村庄 LAeq 6期/年 13500 小计 156375 一、新建道路 运营期 6期/第1年,之后可酌 汽车尾气 游活房产处 CO、NO2 情减少,按3年计 11700 (3年 6期/第1年,之后可酌 计) 交通噪声 游活房产处、焦山村 LAeq 情减少,按3年计 16200 小计 27900 合计 184275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21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5 人员培训 5.1 总体要求 水质化验分析,分析人员应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员,所有操作 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考核。 对项目人员、承包商、工作人员进行环保知识、环保内容培训。 5.2 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对水质化验分析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实际样品分析 三部分组成: ⑴基本理论包括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实验室基础知识、数据统计基础知识、质量 保证和质量控制基础知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原理、操作、计算干扰物质排除及有关注 意事项。 ⑵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现场采样测试技术、玻璃器皿的正确使用、分析仪器操作的 规范熟练程度等。 ⑶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对发放的考核样品分析测试合格。 环保人员应掌握环保知识,明确项目的环境管理程序、管理技术以及项目的环保 措施。 5.3 环保人员的培训 施工期、运营期新增的环保专职、兼职人员的培训由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可聘 请大学、科研院所及运营管理单位的有关环保专家进行授课,或者参加短期培训班详见 表 5-1。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22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表 5-1 工程施工期、运营期人员培训费一览表 费用(万 阶段 培训对象 人数(人) 培训内容 时间 元) 项目办、建设单 项目办、建设单 位环保管理和专 位环保管理和 法律、 法规;环保对 选定承包 0.75 施工期 职人员 专职人员各 1 人 策措施及施工期的 商后, 开工 环保要求;施工期环 前培训 施工单位、监理 境保护指南 2 ~3 天 监理工程师 1.5 单位各至少 1 人 法律、法规;环保对 环境管理人员 1 策措施及要求;运营 0.25 期环境保护指南 工程建成 法律、法规;环保对 后,投产运 运营期 策措施及要求;环保 环境工作人员 1 行前培训 0.5 设施日常维护;监测 2~3 天 数据收集和分析 风险影响;风险防范 应急措施人员 1 0.5 措施、应急预案。 合计 3.5 6 环境管理计划费用估算 经估算,本工程环境管理计划费用合计约为 22.9275 万元,详见表 6-1。 表 6-1 工程环境管理计划费用一览表 单位:元 环境监测费 安全管理 培训费 EMP 执行总费用 施工期 营运期 费用 156375 27900 10000 35000 229275 7 信息交流 环境管理要求在组织内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同时组织还 要向外部(相关方、社会公众等)通报有关信息。 内部信息交流可以会议、内部简报等多种方式进行,但每月必须有 1 次正式会议, 所有交流信息均应有记载并存档。 外部信息交流每半年或 1 年进行 1 次,与协作单位的信息交流要形成纪要并存 档。 8 记录 为了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组织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记录系统,并保留以下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23 兰溪市游埠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几个方面的记录: (1) 法律和法规及相关执行标准要求; (2) 许可文件; (3) 环境因素和有关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4) 培训; (5) 工程建设进度; (6) 监测数据; (7) 相关方的信息; (8) 审核; (9) 评审。 另外,还必须对上述各类记录进行必要的控制,包括: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 归档、储存、管理、维护、查询、保存期限、处置等环节。 9 报告 承包商、监测单位及项目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将项目进展情况、管理计划(EMP) 执行情况、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等加以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主要包括一下三部分 内容: (1) 监测单位及承包商对 EMP 的执行情况作详细记录,并及时向项目办汇报; (2) 项目办准备的项目进度报告(如月报、季报、年报等)中必须包括 EMP 进度 的内容,如 EMP 的执行进度及执行效果等; (3) 项目的EMP执行报告需每半年向世行报告1次。 EMP 执行报告可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 ② 项目进展状况,如新建道路工程、污水、雨水管网工程和古街路面工程建设进 度等; ③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环境监测计划执行情况及监测成果分析评价; ④有无公众投诉。若发生投诉,记录投诉的主要内容、解决办法及公众满意度; ⑤下一年 EMP 执行计划。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24